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关于开展2020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要求,聚焦教学创新、掀起学习革命,引导我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形成卓越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举办2020年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渝教高函〔2020〕36号)文件精神,决定组织开展2020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 打造一流课程
二、大赛目标
(一)落实以本为本。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
(二)推动教授教学引领。倡导教师“回归本分”,推进教授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成为德高、学高、艺高的名师,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推进智慧教育。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信息化手段服务高校教育教学。
(四)强化学习共同体。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鼓励以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为基础,建设学习共同体,形成传帮带机制,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组织领导
教师教育与职业发展处负责比赛相关事项的总体安排和组织实施,教务处、干部人事处、教育督导与评估建设办公室协调配合;各二级学院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参赛选手的推荐工作。学校成立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专家评审小组,负责比赛评审工作。
四、参赛对象和分组
(一)参赛对象
我校在职在编教师,主讲教师要求在近五年对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3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二)比赛分组
比赛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
五、赛程安排
(一)学院推荐
1.各二级学院于2020年11月16日前,落实好参赛人员、课程名称,填写《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推荐教师汇总表》(见附件1),并将电子版及纸质版各一份报送至教师教育与职业发展处。
2.参赛选手根据比赛要求准备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视频和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等相关材料。于2020年12月13日前报送至教师教育与职业发展处。
(1)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2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约90分钟的1个视频或分别约45分钟的2个视频)。实录视频须在真实的高校课堂环境中录制,有参赛主讲教师出镜、有师生互动的镜头,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严禁“表演式”课堂。
(2)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视频。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过程性支撑资料。时间不超过15分钟。
(3)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全面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成效,注重体现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明确说明课程教学创新解决了教学中的哪些“痛点”问题,注重问题导向;第二,突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反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创新思路、举措、效果及反思,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第三,通过基于数据、案例等证据的可靠分析,说明问题解决的情况和效果,并分析其推广应用的价值。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须有摘要约300字,正文字数不超过4000字。
(二)学校选拔
学校于2020年12月20日前,完成校内选拔,并向市教委报送市级选拔赛的参赛名单。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专家评审小组将根据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视频和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三部分总评成绩确定进入市级选拔赛人选(三部分分别占总分的50%、35%、15%)。
六、奖项设置
(一)对代表学校参加市级选拔赛获奖教师,学校将根据相关政策予以奖励。
(二)获奖成绩将在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教改项目立项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二级学院要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作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发挥好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选拔和推荐优秀教师参加校内比赛,为教师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并对参赛内容把关。
(二)以赛促教、深化改革。各二级学院要以本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为契机,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课堂教学环节和要素创新作为选拨基本要求,组建教学团队,展开教学研讨,寻找存在的问题,学习先进理念和先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三)自主创新、严禁抄袭。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参赛者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须同意授权赛事主办方享有网络传播权。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珏,42467670;季玉海,42461408。
邮箱: 724408814@qq.com
地址:教师教育与职业发展中心师范教育科(行知楼601室)
附件:1.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汇总表
2.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审标准
3.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申报材料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2020年11月10日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推荐教师汇总表
学院名称: (盖章)
序号 |
主讲教师姓名 |
性别 |
职称 |
课程名称 |
手机 |
备注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二级学院联系人: 联系方式:
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
一、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评分表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点 |
分值 |
教学理念 |
教学理念符合学科专业与课程要求,体现立德树人思想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
10分 |
教学内容 |
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特征。教学内容有深度、广度,反映学科前沿,渗透专业思想,使用质量高的教学资源。 |
40分 |
重点难点突出、逻辑合理、结构清晰。 |
||
课程思政目标得到实现,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
||
教学模式 |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
20分 |
教学目标科学、明确,重视学生发展需要,所有课堂活动与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
教学组织有序,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充分。 |
||
合理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创新。 |
||
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创新。 |
||
教学效果 |
课堂讲授富有吸引力,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活跃,深度参与课堂。 |
20分 |
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
教学风格突出、教学模式新颖、效果好,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
||
视频质量 |
教学视频清晰、流畅,能客观、真实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常态。 |
10分 |
总分 |
|
100分 |
二、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评分表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点 |
分值 |
有明确的 问题导向 |
强调课程教学创新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切实问题,能够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
25分 |
有明显的 创新特色 |
对教学目标、内容、活动、评价、方法等教学各要素分析全面、透彻,能够凸显课程教学创新点。 |
30分 |
注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
能够把握新时代下学生学习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 |
25分 |
注重创新 成果的辐射 |
能够对创新实践成效开展基于证据的有效分析与总结,形成具有较强辐射推广价值的教学新方法、新模式。 |
20分 |
总分 |
|
100分 |
备注:文风严谨,表述流畅,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
三、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评分表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点 |
分值 |
理念与目标 |
课程教学贴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强调高阶能力以及情感价值的课程目标。 |
25分 |
教学内容 |
课程内容有深度、广度,反映学科前沿,渗透专业思想,使用质量高的教学资源。 |
30分 |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
||
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教学内容。 |
||
过程与方法 |
教学活动丰富多样,能体现各等级水平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目标。 |
25分 |
能根据课程特点,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方法、技术解决课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
||
强化师生和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循序渐进,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
||
考评与反馈 |
测试多种多样,能合理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
20分 |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成学生进步为出发点设计多元的评价方式,且给与及时反馈。 |
||
提供清晰合理的评价规则和标准,积极创造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机会。 |
||
总分 |
|
100分 |
附件3
3-1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申报书
一、基本情况
主讲教师 |
性别 |
|
出生 年月 |
|
职称 |
|
照
片 |
|||
民族 |
|
政治 面貌 |
|
学历/ 学位 |
|
|||||
工作单位 |
|
所在教 学单位 |
|
|||||||
|
|
手机 |
|
|||||||
团队教师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职称 |
学历/ 学位 |
工作单位 |
教学任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层教学组织 |
组织名称 |
(例如: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 |
||||||||
支持保障 |
(参赛教师所在基层教学组织给予的相关支持保障措施) |
|||||||||
参赛 课程 情况 |
课程名称 |
|
课程 类型 |
|
||||||
开课年级 |
· |
学科 门类 |
|
|||||||
教 学 情 况 |
(个人或团队近3年来在承担学校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 |
二、主讲教师近五年内讲授参赛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
授课学期 |
授课学时 |
授课对象 |
总人数 |
XX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课程教学创新情况
1.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限300字) |
2.创新理念及思路(限300字) |
3.创新方法及途径(限500字)(主要陈述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
4.教学创新效果及成果(限300字)(主要陈述通过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所取得的主要教育教学效果与成果、学生反馈,以及推广应用情况) |
四、推荐意见
学校教务 部门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学校政治 审查意见 |
该课程内容及上传的申报材料思想导向正确,不存在思想性问题。 主讲教师及团队成员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学术不端等问题,三年内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学校党委(盖章) 年 月 日 |
学校意见 |
学校 (盖章) 年 月 日 |
3-2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教学大纲
(模板)
课程名称: |
|
学分/学时: |
|
课程类别: |
|
授课对象: |
|
预修要求: |
|
(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安排、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等。)
3-3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标准
1.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应为参赛课程中2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约90分钟的1个视频或分别约45分钟的2个视频)。
2.视频须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的录制手段,拍摄机位不超过2个,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3.主讲教师必须出镜,要有学生的镜头,须告知学生可能出现在视频中,此视频会公开。
4.能够体现课程教学创新,不允许配音,不泄露学校名称和教师姓名。
5.提交不超过2段视频文件,文件采用 MP4格式,分辨率720P以上,每段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 1200MB,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
6.视频文件命名按照“课程名称+授课内容”的形式。
3-4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信息表
课程名称 |
|
班级人数 |
|
授课内容 |
|
所属课程章节 |
|
视频总时长(单位:分钟) |
|
视频文件数 (单位:个)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活动与 学生学习测评 设计 (含主要创新点或特点, 100字左右) |
|
||
视频分段 与 对应时间
(视频分段以体现以上设计思想为宜) |
例如:时长 45分钟(用mm:ss表示分秒,hh:mm:ss表示时分秒) 0:00 - 7:30 教学活动1:主要问题引入; 7:30 - 14:30 教学活动2:思考-配对-分享:
|
3-5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视频格式标准
1. 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视频不得超过15分钟。
2.主讲教师出镜,不允许配音,不泄露学校名称和教师姓名。
3.文件采用 MP4格式,分辨率720P以上,每段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 1200MB,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
4.视频文件命名按照“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课程名称”的形式。